WFU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鬼滅之刃》動畫,孩子可以看嗎?自己看後,看到的教育面意涵。

 
作者:黃子欣




該不該讓孩子看《鬼滅之刃》?


一向不喜歡什麼鬼怪故事,後來發現這系列影片超紅,紅到小孩間都在談論,而大人間都在討論這分級影片,是不是小孩該看的?

我一向的教育原則是不直接限制與阻擋,而是盡可能地讓孩子接觸現實生活中會發生的大小事,尤其既然是小孩間的熱門話題,是很好可以跟孩子討論,與引入教養話題的好機會。

方法當然就是要自己先看、先篩選,自己也來追劇一下。一追果然很好看,鬼滅之刃第一季,忍不住一集接一集,有時雖然有鬼吃人很恐怖的畫面(我很膽小的),但裡面的教育意味似乎也不少。

對於女兒,剛升國小三年級,我是選擇性地給他看,而且是陪他一起看,過於恐怖的畫面與集數會跳過。對於才三歲的兒子,則是完全不讓知道有這卡通(其實懵懂的他也不會知道),所以在家裡,只能趁弟弟不在時看這卡通。

除了孩子該不該看這議題外,分享更多我從《鬼滅之刃》,看到的教育面意涵。


大概故事


主角炭治郎,因為全家被鬼殺,唯一存活的妹妹也變成鬼,所以努力成為「鬼殺隊」,想盡辦法想讓妹妹恢復變成人。

「鬼」和「鬼殺隊」,差別是遇到「誰」推你一把。


這是故事的主要兩類角色,作者很特殊在描繪「鬼」角色時,留下「鬼」不完全是壞人。不是一個非黑即白世界。

「鬼」和「鬼殺隊」都可能是曾經受挫過的孩子,無論是長期生病、被人看不起、一事無成......等,卻因為遇到不同的引導者,而走向不同的路。

若是遇到鬼王-鬼舞辻,會加速讓你恨世界、報復、強調弱肉強食......等,成為一個人人害怕的鬼。若是遇到各教練,則在不斷引導、磨練下,讓你成為正義的「鬼殺隊」。

(以下有劇透)


「鬼殺隊」善逸


鬼殺隊其中一名,善逸,超級膽小,整個劇裡最常誇張的哀哀叫,是個對自己沒信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的孩子。


因材施教


善逸的爺爺教練,即使善逸看似朽木不可雕,仍做了兩點:
  1. 不放棄善逸:從未對他感到失望,即使是善逸自己想放棄,也會把他拉回,鼓勵善逸不可以放棄 あきらめない。
  2. 專精一件事:鼓勵他只學一種招式,把一招練到專精。

不放棄學生與因材施教,是讓善逸變強大的主因。




「鬼殺隊」栗花落香奈乎


不敢掙脫的「小象效應」


第 26 集裡的香奈乎,因為常常不知如何做,所以會用擲硬幣正反面來做決定。在劇裡連要不要回答炭治郎的感謝,都要擲硬幣決定。

「沒有接到指示的事情,我就丟硬幣來決定,因為所有的事情怎樣都好,我自己做不出決定。」

香奈乎從小被人販子用繩索綁住,習慣被剝奪自我,沒有指令,不會下一步動作。還好他遇到的是蝴蝶忍姊妹的出手相助。否則以他能力強又聽命,若是遇到鬼王-鬼舞辻,一定會造成很多損傷。

「小象效應」像極了許多沒有學習動機的孩子,因為從小都是父母安排的,時間都被別人填滿了,慢慢的......,喪失了自己做選擇能力。


因為不知所措,所以寧願不選擇。


有種不選擇,是忘記如何選擇;有種不選擇,是不想承擔責任。

因為不做選擇,可以不承擔責任,都是丟硬幣決定的、 都是拜拜擲筊來的、都是爸媽叫我讀的......。

不知道做什麼、不知道喜歡什麼、不知道自己優勢、不知道......。其實,世界沒這麼可怕,恐懼也通常是自己嚇自己而來!


勇敢聽從自己心的決定


炭治郎鼓勵香奈乎
「一定是因為你心裡的聲音太小聲了。」

要仔細聽自己心裡的聲音,要順從自己的心活下去。心是人的原動力,心會不斷不斷變強大的。你自己,一定可以為你自己做出決定。


還孩子,做自己


聽從自己心的決定,就如同我想宣導的:「讓孩子設計自己的人生」,大人要做的是「孩子夢想的推手」,而不是決定者。

讓孩子懂得欣賞自己,勇敢做夢,活出自己的人生。

鬼殺隊孩子的故事都很勵志,相比起來,成為鬼的孩子,總是帶著讓人心疼的哀傷故事。




「鬼」響凱



欣賞與尊重


第 13 集裡的響凱, 會很厲害的血鬼術,只要一敲鼓,就會置換空間。

響凱生前是個愛寫作的人,卻不被欣賞,甚至常被嘲諷:
「你放棄吧!」
「你寫的東西真是無趣,所有的一切如同垃圾。」
「你還是別寫了,再寫也是浪費稿紙與鋼筆。」

整天待在家,既然不出門,就打打鼓好了,嘲諷者甚至還丟下一句:

「你打鼓的本事也還不到能教人。」

嘲諷者不尊重響凱創作,走過時把稿紙踩過,讓響凱心生怨恨與不滿。

言語傷人的可怕,可以徹徹底底毀掉一個人。


在雙方打鬥過程,主角炭治郎應付招式的同時,忍不住說出:「你的血鬼術真的很厲害。」頓時,響凱有心一驚被肯定的感覺。

炭治郎即使要打敗對手,也懂得尊重鬼留下的作品,灑了一地的稿紙, 炭治郎刻意找空間著地,不踩到任何一張稿紙。當下,響凱注意到了。

欣賞與尊重每個人的特質。



即使成為鬼,也渴望得到認同。


「我的血鬼術,很厲害嗎?」

當鬼被滅時,忍不住問炭治郎炭治郎說:
「你的血鬼術很厲害,不過殺害人類是不可饒恕的。」

鬼到死前仍充滿被肯定的期待,眼神充滿了被肯定的感動。

「我的血鬼術還有鼓,都得到認同了」流淚的響凱心想:「至少對那個小鬼而言,稿紙並不是能隨意踩踏的東西。」

這讓我不禁想起台東「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俊朗,人稱「陳爸」。沒有小孩願意變壞,而且很多時候,是大人壞掉了,大人自己就是未長大的孩子,是壞掉的孩子。

「孩子的不好不壞,都是被大人弄壞。所有來不及長大的大人,都需要大家的理解,給他們多點機會跟教育,這些大人好,小孩就開始幸福了。」

對這些大人與孩子多點欣賞與認同,小孩就會開始幸福。


總結心得


希望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像鬼殺隊成員一樣,遇到因材施教的好教練;希望我們受傷害的孩子越來越少,不再出現鬼一般的孩子。

如同陳爸遺留的精神,「希望書屋消失」。未來有一天,社區能自然長出這些社會功能,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未來有一天,我們的教育都懂得欣賞每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