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12月25日 星期三

《 3分鐘說十八萬個故事,打造影響力》讀書筆記:未來最有影響力的人就是說故事的人


讀者:黃子欣




世界是你的,但你必須自己去拿,怎麼拿?說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吧!


三種說故事公式


在還沒熟練前,套公式是最快上手的方式。書中作者介紹了三種說故事的公式,


  • 靶心人公式:1.目標 2.阻礙 3.努力 4.結果,5.結果,通常不好 6.意外 7.轉彎 8.結局。
  • 努力人公式:1、2、3、4,主要思考感動,如何說出打動人心的故事。
  • 意外人公式:5、6、7、8,主要思考驚喜,如何讓聽故事的人有驚奇的感覺。


一開始必須不斷的練習,熟練後就可以靈活運用,甚至進階版說故事技巧,將步驟 1 到 8 的任意組合、時空跳轉、相似物轉場...等說故事的技巧。

世上最厲害的故事是,可能會發生的事、未來的事,讓人充滿了期待與無限想像的故事。


未來最有影響力的人就是說故事的人,塑造了這個世代看事物的角度和價值觀。


書中有舉了好多例子,說明因為會說故事,創造了許多的「不一樣。」例如:賈伯斯當初想吸引人才進還不是那麼有名的蘋果時,對百事可樂的約翰史考莉莎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我們一起改變這個世界。」

相同的目的,透過不同的說故事方式,讓一件事有了不同的意義。賈伯斯認為「未來最有影響力的人就是說故事的人,塑造了這個世代看事物的角度和價值觀。」


創造個人品牌


世界是你的,但你必須自己去拿,怎麼拿?說一個有影響力的故事吧!


書中介紹如何在 10 秒、1 分鐘、3 分鐘等不同時間長度做自我介紹,更以畢卡索舉例,說名如何透過這些方式行銷自己,自我宣傳、明星代言、專業社交、創造競爭、異業結盟等,這些方式甚至可以用在企業任何行銷方式上。

有了故事,人們會記住你,但有了信念人們,才會認同你,一旦別人認同了你,就成功塑造出一個品牌「我」。

像作者許榮哲曾經用一句話介紹自己:「我是天才,接下來的演講我會證明我講的是真的。」短短一句話,吸引人想聽完全場演講。

每個巧合都足以改變世界,更重要的是抓住巧合,如何抓住巧合,作者的方法是相信自己是天才,比真的天才更重要。

這是個打造個人品牌的時代,而說故事對我來說很難,但有故事才能吸引人,一起練習說出自己的故事巴!

【好書這裡買】故事課1:3分鐘說18萬個故事,打造影響力



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避免保險五大錯誤觀念:錢要花在刀口上,買保險更要精打細算!


作者:黃子欣




錯誤觀念一:保險沒用到就是要拿回來,不然很浪費。


我覺得這是超級錯誤觀念第一名,人的本性都很喜歡貪小便宜,覺得買個菜最好撈個蔥回來,忘了我是不是需要這個菜?這個蔥我用得到嗎?尤其每次到了宣佈要「停售」、要「漲價」,大家就一窩蜂,忘了本質上「我真的需要嗎?」

保險的目的是「解除我們某一個風險用錢的問題」。所以付出去的保費就應該當成費用支出,不要覺得不划算,要有拿錢回來才不浪費,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險公司為了滿足這樣的想法,設計了一系列「高保費低保障」的「終身險」、「還本險」,用低利率拿到很多資金去做其他運用。

還本型保險背後的真相是:比純保障保單貴了好幾倍、業務員抽佣也比純保障保單高、投資報酬率通常不如定存、保額沒有純保障保單高...等。為何還是賣得好?因為大家把保險、儲蓄、投資通通混淆,覺得錢付出去又拿得回來,還比本金多一些,「感覺上」就是「賺到」。

要買到「低保費高保障」的保險,正確觀念就是要把保費當成費用支出,你換取的對價是「未來發生重大事件時,可以降低你的損失」,就像你付水費、電費一樣,換到水與電,而不是「退錢給你」。想像一下台電若改收費機制,先預繳一年期電費,繳個 20 年,然後 20 年後退你錢,那你覺得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


錯誤觀念二:保費繳越多錢,保障越高。





很多人買保險是「感覺」有買有保庇,不管買了什麼險,只看保費支出,覺得付出一定的金額或是已經佔了自己總支出一定比例,就是保障高。

現實生活中不乏每年繳保費 2、30 萬,但最終意外死亡時僅理賠幾百萬的例子,請參考此篇(保險基本觀念,為什麼我們需要買保險?),基本險種意外險、壽險一定要保足,依能力依序購買癌症險、醫療險、重大疾病險...等。才能確保發生重大事故時,有足夠的保障保護著。

買了保險,就要仔細看保了那些內容?保額是多少?什麼情況下會理賠?...等
,如果回答不出來,就要馬上查清楚!或是定期做保單檢視。

買保險絕對要量力而為。花小錢買到高保障,才是買保險的王道,如果因為買保險而花掉太多薪水,降低了生活品質,那還不如不要買。

再次強調,買保險絕對要看清楚保單的保障內容,並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做最好的資金配置。


錯誤觀念三:保險就是所有的風險都要保障到。


這點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是保險產品面,二是人生時間軸。不是所有商品都要買,不是從嬰兒保障到進墳墓,才叫做保險都保足了,可以無憂過一生了。


保險產品面


保險的真正目的:「當你發生事故時,保障你無法負擔的重大損失」。幾千、幾百的費用你負擔不起嗎?若負擔的起,為何要現在花錢去保這種險?講得更直接一點,若真的只缺這幾千、幾百的,借也借的到吧!

先保大,再想小。先保障完人生重大風險,有餘力再依序買。


人生時間軸




有些人會因為終身險只要繳幾年保費,之後可享有終身的保障而選擇終身險。但其實保險在人生不同時期、責任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保險需求。不同的年紀會面臨不同的風險,需要的保障類型也不同,有些保險是只有特定時期比較需要,不一定是一生都需要的。

只是回到人性,我們常常「感覺」付個 10年、20 年,買到一生保障,很划算。文寫到此,有沒有發現通常我們買保險出現好多「感覺」在做判斷!

另外,定期險需繳保費也比終身險便宜很多,所以在選擇保險類型時,要注意是短期的定期險還是長期的終身險比較適合自己當時的年紀狀況或經濟能力。


錯誤觀念四:愛親人,親人都要保,自己沒關係。


有些家庭會發生小孩都保足了,但是家中經濟支柱爸媽自己卻保障不足,爸媽自己的保險通常在結婚前或工作初期就買了,有了新生兒時只知要買小孩保險,常常會忘記重新檢視一下自己開始人生重大責任時期,是不是保障足夠。

爸媽自己才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如果資金非常有限,應該要把買兒童保單的預算,改成先保大人巴!

「保險真正的意義,是為了保護你所愛的人。」


想想當你所愛的人失去你時會發生甚麼狀況,這樣的思考方式可以幫助你更清楚的釐清:錢要花在哪裡?


錯誤觀念五:保險買一次就足夠,你不要再來煩我。


我知道很多人都很討厭保險業務員的推銷,我也是 XD。尤其是那種「一天只要花你 50 元...。」的銷售術語,你知道買個蘋果 iphone 平均下來一天也只要 30 元嗎!不是因為多少錢或是買不買得起來判斷,而是你到底有沒有需要這產品。

許多人買保險前花了很多時間做功課,自認買了 CP 值很高的保單,因此買完後就沒再理過它。但人生每個階段需要的保障不同,單身時只要顧自己,結婚以後還要顧家庭,因此絕對有定期檢視保單的必要。

建議每年、至少每三年,或是人生重要時期:結婚、生子等,要重新檢視、整理一下自己保單,評估保障是否足夠。只要自己觀念清楚、確定自己需求,保險業務員其實是你很好的一個幫手。

別忘了「保險真正的意義,是為了保護你所愛的人。」

為了所愛的人,聽業務員囉嗦一下又何妨!很多人都是怕聽一聽銷售話術自己「不小心」就買了,所以更要有正確的保險觀念去判斷自己的需求與產品內容,好的業務員會針對「你的需求」去做規劃,並說明產品內容,剩下的就是你自己的判斷,為了所愛的人,燒點腦了解買了什麼保險,非常重要!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保險基本觀念,為什麼我們需要買保險?


作者:黃子欣




最近開始重新檢視保單,也重新審視自己的保險觀念,與大家交流一下個人心得。


保險基本觀念,為什麼我們需要買保險?


保險的目的是「解除我們某一個風險用錢的問題」。就是當你發生事故時,保障你無法負擔的重大損失。在此前提下重新檢視,發現我們也犯了大眾常犯的錯誤,看似買了不少保險,但基本保障不足。所謂的最最最基本保障,我認為最重要的三個險種依序為:意外險、壽險、癌症險。


保險買多少才足夠?


若是只參考保險公司規劃的內容,說實話,怎麼買都不夠,因為琳瑯滿目的商品,永遠都可以有話術可以告訴你,你缺了甚麼沒買,而且太多保險業務員自己保險知識也不足,難以提供正確觀念,那身為保戶的我們該如何判斷?


  • 先保大,再保小:最大風險要先能保障足了之後,再去保障小風險,像意外死亡就是大風險,住院每日補助就是小風險。
  • 人生責任期:家庭責任最重的壯年族群、家中經濟支柱都是該做足保障的一群人。
  • 資金規劃:依經濟狀況做資金配置,該花多少錢在保費上?越是小資族,越要先買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


保險如何買到低保費、高保障的商品?


在資金配置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定期險」,避開「終身」、「還本」等字眼,是最簡單的辨識方式,細節則須視每個商品的詳細規定及背後綑綁的內容。


最重要的三個險種:意外險、壽險、癌症險。



意外險


意外險保障主要分為:意外死亡及失能、意外住院日額、意外實支實付...等。
從風險高低來看,最首先要保障在意外死亡及失能,所以要選的保險商品必須是能高額理賠意外死亡,如此才能有足夠的基本保障。

一般人而言,至少要投保保額 500 萬元才足夠,若是家中經濟支柱或是騎車族,個人覺得至少要 1000 萬元以上。

產險公司與壽險公司都有賣意外險,主要差別在:產險意外險較壽險意外險保費便宜,但產險意外險只有自動續保的商品,而沒有保證續保,保證續保是指每年不需要重新告知健康狀況,即使發生過意外,仍會承保。整體而言,產險意外險產品優於壽險意外險。


壽險


家庭責任最重的壯年族群、家中的經濟支柱,最需要壽險。壽險依據每人家庭狀況不同,至少要能涵蓋未來基本生活費用、房貸...等開支。基本上,保額也至少都要 1000 萬元以上。

但隨著人生責任期的改變,其實越到年老越不需要壽險。我們常會買所謂的「終身壽險」,是否有「終身」的必要是可以再思考的。有小孩的,其實等小孩成年後,這個風險就解除了。單身的,若主要是怕走的比長輩早,無人扶養長輩(此也表示你是家中經濟支柱之一),但若此因素不在,實在沒太多必要保高額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通常保費都貴鬆鬆,要買到保障 1000 萬元以上,保費也不便宜。用「一年期定期壽險」可以達到低保費、高保障的要求。而定期險通常我們最擔憂的是無法續保,所以一年期定期壽險,條款必須包含「保證續約免體檢條款」,才是保證續保。


癌症險


根據衛福部 107 年統計,癌症多集中於55歲以上之高齡族群。癌症連續 37 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107 年更奪走 4.8 萬條命創新高!

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口腔癌(6)前列腺(攝護腺)癌(7)胃癌(8)胰臟癌(9)食道癌(10)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而罹癌後,被大家認為花費最大的四大錢坑為:

  1. 標靶藥物:數十萬~百萬
  2. 新式診斷:每次檢查 1 萬~5 萬
  3. 新式放療:每個療程 20 萬起跳
  4. 新式手術:數萬~數十萬

高額的花費,選擇一次給付的癌症險較能應付開銷,能夠在罹癌初期先拿到高額的初次理賠金才是理想的保障,而保額至少一次給付 100 萬元以上較為足夠。

以上是個人分享保險基本觀念與最重要的保障,啟發觀念來自於劉鳳和《平民保險王》,下次再與大家分享更多。

【好書這裡買】若時間有限,可以直接看出版日最近的。
《小資族如何簡單買保險》 出版日:2017/05/03
《小資保險王》出版日:2014/04/01
《平民保險王》出版日:2009/11/01


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讀書筆記:只要一招,安心穩穩賺-台灣 ETF 0050 投資術。


讀者:黃子欣




作者施昇輝的投資方式是極簡單,不需要大筆資金或是高深的金融知識,最好不用用到太多大腦,所以也稱「無腦投資術」。作者本身推崇樂活,放寬心生活,所以大家也稱「樂活大叔」。

作者相信用在投資理財上就是要放棄判斷,但不要放棄賺錢。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大家用簡單不焦慮的方法,賺到額外的財富,然後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努力工作或衝刺事業讓生活更安定,花更多時間去經營自己的婚姻、親子關係,注意身體健康,甚至還有時間體力去追求自己夢想。


投資最重要的:不是判斷,而是紀律。


持之以恆就能有一定的投資績效,沒有投資績效不是你多會投資、選股,而是你有沒有遵守紀律持續投資。

樂活大叔強調投資商品用最簡單的 ETF 就好,而且身在台灣,投資台灣即可。主要投資標的就是台灣 ETF 0050,或是股息類的 0056。

進出場方式也很簡單:
  • 台灣 ETF 0050: K 線小於 20 買, K 線大於 80 賣。
  • 台灣 ETF 0056: 買了就放著,當存股。

套牢了就放著,這跟價值投資的基本概念一樣,你選了好股,心中就要忘記股價,有價值的東西繼續持有就好,不用管帳面上現在變成甚麼樣子了。

個人觀點,台灣 ETF 0050 有 3成左右比重是台積電,台積電好台灣 ETF 0050 才會好,所以仍要定期檢視台積電是否是一好公司。

這麼多投資方式要學,哪種最好?


我自己在這部落格也分享了好幾種可以投資的方式與標的,每個都有相同理財觀念,又有看似不同的做法,到底要學哪一種?

我個人覺得投資理財跟每個人特性、生活方式一樣,只要你不犯法、害人,沒有所謂的對錯,端看你要的是什麼樣、適不適合你。只有適合你的,才能繼續長期執行下去。

相同處,基本理財觀一致,紀律投資、長期持有。不同處,依個人時間、投資理解分成:

若要我建議最好個人投資該到哪個程度,我覺得至少要到一般等級,投資各國 ETF,理由是:一是研究時間與投資績效 CP 值最高,二是分散風險。


既然投資各國 ETF 是最好的方式,為何還要學美股投資?


就 ETF 內涵而言,每個 ETF 背後其實就是個單一個股、標的,而我個人本身是財會背景,學習更深入對我本身領域有所助益。當我研究產業面時,更進一步的是了解的是這產業的特殊性、經營面向、獲利模式 ,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了解全世界產業的途徑。

另外我有一群學習夥伴,不同背景的人互相學習,隨時有可以請益的對象。就像有人工作在金融界,對那些銀行、投資機構的大公司專精模式、如何獲利、有哪些競爭對手...等,都更為熟悉,這些也都是在本業上更加分。

例如曾經分享過的鐵路產業(【美股投資】美國鐵路業,一個穩穩賺錢的行業。),也讓我本以為是即將落伍的傳統鐵路產業大大改觀,台灣與美國市場大不同,原來這世界仍有產業可以這樣的經營與穩定獲利。這不僅僅開擴自己對全世界的視野,也讓我能帶給小孩學習上更多的引導。

若單純只是想賺投資錢,這些花的時間當然是相對效益小,但若是想擴及自己的知識領圈,其實是非常不錯的投入,就像賈伯斯當年學繁體中文,只是覺得有趣,也不知道有一天會用在他的 iPhone 蘋果上。

所以我個人會投入部分時間在研究個股和美股上,每個人要的不同,就像你要選擇的人生、職業也不同,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想投資理財,我仍最建議的投資各國 ETF ,越簡單越能持久。


工作是正餐,投資是附餐


書末作者也強調,投資只是為了讓你生活更好,但不是主要,這與綠角觀念都相同。學會投資理財讓生活更好、更無慮的發揮自己所長,好好享受人生。


【好書這裡買】《零基礎的佛系理財術》:只要一招,安心穩穩賺
同作者閱讀:樂活大師的樂活人生:《第三人生任逍遙》、《走過失業我喜歡現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