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親子共讀】台語繪本《Tsiâ偷食菜頭粿》與《Lâi Tshit-thô 來𨑨迌》


讀者:黃子欣




這是我沒有用聽的,會看不懂文字的繪本。


看不懂不是因為是外語文,而是我的母語-台語。

台語因為過往的歷史背景,生活上真正使用的人越來越少。若非後來列入教育課程,學的人一定更少。就我們這一代而言,都是從自然的語言學習過程,聽ààà寫,聽長輩學來的,所以勉強只到聽、說階段。至於小孩現在的台語課本,對我們而言,就是個外星文。

作者以漢字、羅馬字並陳的方式呈現,讓讀者更了解羅馬字是學習台語文字的重要工具,可以完整記錄台語的發音。語言要能被書寫下來,才能夠記錄、流傳。


全球的語言滅絕



沒有一種語言可以在沒有遭受變革的情況下維持幾千年。這些改變可能是外力所致,也可能是為了使語言更簡化所造成。尤其是沒有文字的語言,傳承與保存資料不易,就更容易失傳。

全世界,已經有超過 750 種語言滅絕,還有許多語言只有少數的使用者。聯合國估計,除非採取有效措施,否則在一個世紀之內這些語言(至少 3,000 種)都要滅亡。

台灣語言達 40 多種,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台語、客家語外,其他大多是原住民的語言,有很多面臨滅絕的危機。近年來大家皆以華語(國語)為主要語言,即使如台語、客家語有數百萬人在使用,但是能說流利母語的人數也逐年在降低。


為什麼想讓孩子學台語?




英文是國際語言,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但為什麼台語也不好的自己,想讓孩子學台語?

國際化,要從了解自己開始。語言學習,就是了解生活、思考方式與文化的最佳工具。學母語,就多一份對自己文化的了解,更容易理解他人的不同思維,進而互相尊重與欣賞,用更寬闊的心面對世界!

台灣過往的歷史背景,就是一連串的殖民文化。殖民文化特色的優點是:容易接受多元文化,尊重差異;缺點:容易放棄自我,缺乏信心。

歷史,就是發生過的事,我們無法改變。每種文化都有其優缺點,我們需要的不是批判,而是了解。再多的批判,彌補不了過往發生的事,唯有著眼當下,盡我們所能,發揮自己的文化優勢。

「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不只是一句口號,當我們追求國際化時,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台灣」?

我也是「非常」不了解的一群,十分有幸,越來越多重視台灣文化資產的人,為這一片土地努力,讓我來得及參與,也能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台語是我與先生雙方家庭的母語,學台語就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給孩子一個學習台語的生活環境。


我與先生都是六年級生,成長過程就是幾乎都用華語(國語)生活的一個世代,台語聽得懂,但不太會說。自己很多字彙都不會說、也說不輪轉,如何教小孩?

為了給孩子一個學習台語的生活環境,在我家,盡可能要求小孩說台語,盡可能找些台語教材從生活中學習。

即使是像我們這樣有心用台語生活,希望讓孩子多用台語交談的家庭,國語仍然三不五時出來篡位,成為我們主要語言。

大人說教、罵小孩忍不住用國語,因為比較「輪轉」XD,孩子也因生活周遭大多是國語環境,自然而然會不自覺轉換為國語,必須刻意修正與提醒:「在家要說台語喔」。即使這樣,我們仍努力給孩子一個學習台語的生活環境。


跟孩子講台語,就從練習「說故事」開始。


幾年前為了培養女兒從小用台語,除了拜託親友盡可能說台語外,也找遍各種相關書籍,資源真的很稀少。難得發現這一系列的好繪本,不會說、說不輪轉、不會看,都沒關係,可以掃 QR code 聽語音,與孩子一同翻閱。

我們剛開始其中的兩本,Tsiâ偷食菜頭粿》《Lâi Tshit-thô 來𨑨迌》
   

《Tsiâ偷食菜頭粿》




Tsiâ偷食菜頭粿》有菜頭粿的製作過程,有很多表達到位的形容詞可學,像是「喘吁吁」phinn-phēnn 喘)、「紅通通」( 紅 kòng-kòng.)、「笑呵呵」(笑 hai-hai ...等。


《Lâi Tshit-thô 來𨑨迌》




《Lâi Tshit-thô 來𨑨迌》內有各種昆蟲台語名稱,蜻蜓是「田嬰」(tshan-enn)、獨角仙是「鹿角龜」(lk-kak-ku),獨角仙幼蟲是「雞母蟲」(ke-bo-thang)...等,非常有趣,還介紹了各種昆蟲愛吃什麼。

母語的美,就是有些詞你覺得要這麼形容才會有感,就像「訣竅」 VS.「眉角」,「發冷顫抖」 VS.「 ka-lún-sún」。

讀了兩本,意猶未盡,下一本,我們要來讀暗mi-moo》

父母不懂,也能一起共讀的台語繪本;父母不會,也能一起共學的台語時光。分享給想與小孩共學台語的你。


【好書推薦】

Tsiâ偷食菜頭粿》

Lâi Tshit-thô來𨑨迌

暗mi-moo》

更多一系列的台語繪本,請參考10本台語繪本入門書單


2020年4月9日 星期四

【親子共讀】《這不是我的帽子》《This Is Not My Hat 》: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讀者:黃子欣




這本曾經是女兒的最愛,也是翻了百遍的書。也曾經是美國《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童書...等,獲得榮譽也不計其數。

經典好書值得一讀再讀,想與兒子傳承共讀,不過這本書已經接近一頁頁散裝狀態。當然,我們找到另一個共讀樂趣,就是一邊拼湊,一邊創造故事。但我還是重新又買了一本,這次改買原文英文版。

對 8 歲女兒而言,用英文重新回味自己小時候的最愛繪本,也讓她說給弟弟聽。對 2 歲兒子而言,看著圖片與聽媽媽說故事,重點在媽媽的說故事功力。XD


故事簡介


一隻小魚,偷了大魚的帽子,小魚也知道自己偷帽子是不對的行為,但他認為自己比大魚更適合這帽子。逃跑中,遇到一隻螃蟹,螃蟹保證不會洩漏小魚的行蹤,但螃蟹真的會保密嗎?


作者:雍.卡拉森(Jon Klassen)


圖文作者:雍.卡拉森(Jon Klassen),認為說好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觀眾自然而然的被圖文帶著走,讓讀者「入戲」,作者的獨有畫風在讀這本《這不是我的帽子》就有這種感覺。想看更多作者的精采作品,可至部落格:jonklassen.tumblr.com


與小孩共讀重點


  • 圖像閱讀與觀察。
  • 偷東西的道德問題討論。
  • 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圖像閱讀與觀察。


這本書繪圖的表現方式非常好,會打破單頁的框架,甚至吸引你翻開下一頁,找找魚兒跑哪裡去,這點我個人非常喜歡。魚的大小比例、魚躲在哪裡、帽子大小適合哪隻魚...等,都是可以引導孩子去觀察。

稍大一點的,可以有更多的討論。


偷東西的道德問題討論。


最好的童書繪本常有此特色,就是站在小孩的角度解讀這世界,透過微妙的比喻,說中小小孩的心聲。

這故事把小魚偷東西時的心理描繪得很微妙,就像小孩一樣的思考方式,以自我為中心來看世界,覺得自己都是有理的,即使知道自己偷東西是不對的行為,但他認為自己比大魚更適合這帽子。多像小孩搶別人玩具時,也有百百種合理化的理由。

你認為偷東西對嗎?你認為小魚的理由合理嗎?為什麼?如果你也看到了一個適合你,你也很想要的東西,該怎麼做?有許多討論可以跟孩子聊聊,聽聽小孩的感覺,也藉此引導正確觀念。


一個沒有結局的故事。



通常大人的書或電影才有這種沒有結局的狀況。兒童界的故事通常結局清楚,非黑即白,壞人就是壞人,小白兔就是懶惰,所以跑輸烏龜。

很特別的在童書繪本裡,有這種讓小孩讀完充滿「ㄟ,沒了?」還猛翻書背,想找找有沒有畫結局。

沒有結局的故事,提供了更多想像空間,可以與小孩發揮創意,創造出百百種結局。順著小孩想要的結局,有不同面向的談天說地。一本書有百百種故事,也難怪榮登女兒「曾經的最愛」!

【好書推薦】
英文版:《This Is Not My Hat 》
中文版:《這不是我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