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黃子欣
這本書是難得少見,介紹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歷史與危機。自己本身也是會計人,也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其任職,所以看這本書時特別有感。
本書多以批判性與諷喻的角度,呈現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內幕與本質,很值得大家一讀,探窺一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就像醫界有白色巨塔的故事一樣,各行各業都有鮮為人知的暗黑面。
書中不少有趣的知識,可能也是會計人不知道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起源哪裡?雖然近期都是遵循以美國為主的商業發展與法規規範,但答案其實是:英國。且目前四大的總部也大都位在英國。
審計單位前身,是什麼?梅迪奇銀行。梅迪奇銀行前身,可以說是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連現在四大事務所的人事組織也類似當時的階級制度,從地盤、地位和收入的運作方式都大同小異,只是重新定義了職稱。
先介紹一下出版社
八旗文化出版社是一個很特別的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延賀,從小到大主要生活在東北的滿族文化下,直到上海工作後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刺激。接著到台灣接受到的文化刺激更大,更覺得台灣的寶貴之處,在於它的多元性與對多樣文化的包容。
此出版社,主要引進不同的思維來讓你多角度的閱讀,在歷史觀方面,除了我們常接觸到的中國史觀、也引進歐美史觀、日本史觀,讓你從多角度思考。而這本《會計帝國》更是少數從一專業領域去延伸其歷史背景與未來發展的書。
整本書分成四大部分:幼年期、成熟、成年後的困境、迎向暮年。
幼年期: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起源(The Big Four)。
現今全世界的大事務所,經過不斷的整併後,成為現在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安永(EY)、畢馬威(KPMG)、普華永道(PwC)。
四大在全球擁有近 100 萬名員工,是世界上最卓越的雇主之一,現在僱用的員工人數比俄羅斯軍方現役軍人還多,如果把曾經在四大工作的過的人數計算進去,更是驚人。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起源在英國,這本書以 14~15 世紀的梅迪奇銀行視為是四大的前身,從中世紀後期的梅迪奇銀行與文藝復興時期作為起點,來說明歷史上如何演變到現在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成熟期:快速發展的時期。
二十世紀,可稱為會計業的黃金時代,美國商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會計師事務所開始在美國闖出了一片天,很快的美國大多數的上市公司都選擇讓外部審計來進行審計工作。
另一個崛起點是金融風暴,1929 年的華爾街股災後,開始制定法規,1933 年的證券法、1943 年的證券交易法都開始要求公司要有會計師審計財務報表,就這樣,會計師的領域快速發展。
現在美國上市公司 S & P 500 中的公司有 99 %以上都是四大簽證財務報表;在台灣的上市公司中也幾乎 9 成以上都是四大查核,可見四大的佔有率有多高。
二十世紀下半葉,四大開始進軍管理諮詢領域,也開始了一連串利益相抵觸的議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審計業務與公司的諮詢服務,就像是球員兼裁判一樣,對審計業務的客觀獨立性不免令人質疑。
如同書中所寫,會計學教授普林.西卡:「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內有一整層樓的人負責審計,而另一層樓的人卻負責指導客戶如何規避法規和監管、美化自己的財務報表,無論怎麼做,他們都賺得到錢。」
日常工作的現實
書中許多描述在事務所工作的基層員工現實面,相信經歷過的人必定心有戚戚焉。我自己畢業時大約是「安隆醜聞案」的時機,在此之前還是所謂的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Arthur Andersen),因此醜聞倒閉後,才成為現在的四大。
在台灣,風評不錯的學校會計系,很多學生在大四時就可以拿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機會,比起一般科系要面臨的「畢業即失業」的狀況,相對是穩定的。四大也為了避免惡意搶人,起薪都是公定價,20 年前大學畢業約 30,000 元,研究所畢業約 35,000 元;現在,學士約 34,000 元,研究生約 38,000 元,從公定價都可以看得出來台灣薪資調漲幅度很小。
以會計本科系學生而言,很多人是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當作磨練與跳板,基本上待個 2~3年就會跳到產業界,事務所相對產業財會人員是個高壓與快速磨練的地方,也導致流動率極高,每年人進人出,大家都習以為常。而有了四大事務所的工作經驗,通常也是找相關領域工作的一個保證,許多產業財會工作也會要求有會計師事務所經驗為佳。
書中也描繪出許多審計人員的辛酸,超時加班、多如牛毛的查核程序、行政工作、低效益工作...等。尤其是不斷有世界級的公司發生醜聞後,每每接下來的就是有更多法規的出現、更多查核資料要蒐集驗證,工作量可謂是暴增,而效益?從我個人經驗來看,我真的是打問號。
真實的查核狀況書中也用諷刺手法寫到,查帳出外勤的大都是資淺的審計人員,一是對產業的了解有限,二是用抽樣的方式來進行查核,且要在有限時間內快速完成,若再遇到公司內部人士刻意美化,審計員其實處於資訊不利的弱勢,根本不知道屍體埋在哪裡?(看到這裡,真的忍不這拍案,描述的真生動。)
成年後的困境
不斷出現的醜聞,像安隆、雷曼兄弟...等,社會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專業所存在的期望落差,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不斷的遭遇挑戰。
另一方面在稅務服務的利益衝突,像對 Google、IKEA 等大型跨國企業的稅務規劃,導致這些公司即使在英國境內從事業務活動,也不需要繳納企業稅。在美國,也曾被司法部控告惡意避稅,協助富人逃稅。這些稅務業務的利益衝突,再再讓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形象,備受挑戰。
在中國的挫敗
中國的企業快速成長是近二十年的事,也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歐美飽和市場之外,另闢一新戰場,然而中國政治的特殊性與壟斷,也讓四大遭遇不少困難。尤其都中國經濟大幅起飛時,專業人員也不斷提升,甚至開始自己發展起「中國十大會計師事務所」與四大抗衡。
迎來暮年
書中雖然用「迎來暮年」來描述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未來,但我個人在書中看到更多屬於會計專業領域「迎向未來」的方向與挑戰。
創新領域、科技
不斷創新的商業模式,確實對傳統會計認列與財務報表達適切性是一大挑戰,例如像 Uber、Airbnb、廉價航空與線上零售商的合併...等等,各式各樣創新的商業模式,不斷衝擊傳統會計的做法,許許多多小型會計新創公司不斷出現,提供彈性與新的服務,對傳統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而言可能會是一大威脅。
科技的改變,影響從紙本底稿到電子紀錄,甚至是大數據的分析,這可以大幅降低效益的人力需求,發揮更多在真正專業的面向。
過去,從寫查帳紀錄、發函證、折函證信封...等,太多的人工作業,我們甚至自嘲自己是「高級手工業」。現在運用科技的程度,我甚至覺得速度偏慢,光是銀行電子函證,台灣也是這 1、2 年才要推行,且也尚未全面化。
別小看這一項目,光是在會計師事務所端與銀行端,就不知要花掉多少人力去做此工作,若改為電子化,不但正確性提高,也大幅降低整體低效益的人力作業。現代快速變遷的社會,需要更多的 work smart,而不是只有 work hard。
身為會計人的省思
會計專業、審計專業能帶給這社會什麼樣有效益的作為?專業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如同書腰的描述,是自由市場的良心?還是白領詐欺的幕後推手?令人深深發省。
【好書推薦】《會計帝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壟斷與危機》